您好!欢迎光临美国卡洛特泵阀集团,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专注阀门泵浦研发制造

打造流体控制行业领军品牌

服务咨询热线:

15659450857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南水北调中线面临生态危机进口阀门总代理

  • 发表时间:2020-12-25 01:56:40
  • 来源:
  • 人气:
    刺鼻的工业污水、恶臭的生活垃圾、流失的黄土泥沙正涌向汉江、丹江清澈的水面,贫困的百姓开矿种药辛勤劳作艰难地谋生,当驻陕西的全国政协委员们在国家实施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视察看到这些景象时,无不为工程的永续利用忧心忡忡。日前他们发出强烈呼吁,要求国家尽快保护和恢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环境,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确保“一江清水到北京”。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污染严重

  汉江和丹江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涵养地。2006年11月,驻陕西的全国政协委员组团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与汉江、丹江水源地的保护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目前虽然国家在水源地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政策,汉江、丹江流域内生态环境在一些地方也有好转,但是水源地的生态在不少地方还在持续恶化,让人很担忧。

  政协委员们调查发现,从总体上来看,水源地的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还存在投资少、标准低、规模小、治理速度慢的缺点,尤其是人类活动及自然灾害对流域内的生态环境破坏势头正在加剧。现在水源地的水质情况不容乐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正成为汉江、丹江的主要污染源。据统计,目前汉江、丹江流域废污水排放量约为1.2亿吨,其中城镇居民生活和工业废水占91%,由于地方政府水环境治理经费严重不足,水源地的污染程度正日益严重。

  为此,政协委员们建议,应尽快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环境建设规划》,将陕西省汉江、丹江流域的5市31个县全部列为水土保持生态治理的重点区域。采取国家投入和受水区筹资相结合的办法,建立稳定的生态补偿机制,如建立陕西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建设基金,用于水源区的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和发展绿色经济产业,让水源区由于南水北调而利益受损的老百姓的福利状况得到改善,使水源地的生态环境有一个长期、根本的好转。

  水源地生态危机加剧危及工程安全

  政协委员们的调查引起了人们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再度关注,记者为此到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进行了走访调查,发现由于生态补偿机制迟迟没建立起来,人为的因素和自然灾害对汉江、丹江流域已造成很大危害,而且生态危机急剧加深,尤其是土水流失的状况严重,不仅影响着南水北调工程调水的水质,还危及着调水工程的安全。

  据陕西省水土保持局介绍,2003年起他们就利用国家资金,在陕西南部汉江、丹江流域划出了6个水土保持的示范区进行了预防保护的工程建设,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但是由于原本水土流失的面积太大,近几年又自然灾害频发,加上陕西南部市县一级的人力、物力、财力有限,汉江、丹江流域水土流失还是没有得到根本好转,尤其是汉江流域,在秦巴山区青山绿水的掩盖下,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仍十分惊人。

  水土流失严重破坏了当地水土资源,据统计,目前汉中市汉江流域内坡耕地每亩每年流失土壤约8吨,全市仅耕地每年流失氮、磷、钾总量就高达32万吨,这使得土地砂砾化越来越严重,水源涵养十分困难,汉江水质也遭到污染。水土流失还增加了河流泥沙,威胁防洪安全,目前汉江流域的石泉县、安康地区等大部分水库淤积都很严重,如果不尽快遏制水土流失,长此以往,势必会直接影响调水安全。

  水源地保护影响当地老百姓经济来源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危机急剧加深,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人为因素。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是为了保证“一江清水到北京”,对水源地老百姓来说直接受益并不大,因此水源地的群众对这项工程的态度有些复杂,一方面他们理解国家保护水源地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他们担心保护水源地会影响他们发展致富。

  据了解,陕西南部的农民素有种植黄姜的传统,目前种植面积约有40万亩,占全国的一半,是陕南贫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陕西省黄姜加工企业现有110多家,都采用传统加工工艺提炼皂素,每生产1吨皂素平均排放污水600吨~800吨,废水中的COD含量超过国家排放标准的50倍以上。这些废水排入汉江、丹江后,严重影响着建成后的南水北调工程的正常运行。但是陕西大部分黄姜加工企业规模都很小,无力投资搞环保。要么由政府给企业财政补贴搞环保,要么一关了之。目前,各级政府并没有这方面的补贴,“一关了之”成为目前地方政府唯一的选择。但是关了这些企业后,种植黄姜的农民利益将受到损害,而截至目前,政府还没有提出能够解决黄姜问题的有效办法。

#p#分页标题#e#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陕西省的政府部门对南水北调水源地的保护确实下了不少功夫。宁陕县政府就先后对本县内的矿山企业、采石场项目、控矿域区搞了20多次专项治理活动,共查处环境违法行为40多起。然而,这些南水北调水源地的市县政府,却很少把引导老百姓致富和保护水源地搁在一起考虑。这使得政府的治理措施,常常治标不治本,每次专项治理都会查出环境违法行为,每次治理之后又会有新的环境违法行为产生。

  水源地治本关键在于给老百姓找出路

  要让南水北调水源地能得到长期有效的保护,就必须得正视水源地老百姓的要求,在南水北调惠泽北京人民的同时,也给水源地群众找出谋生发展的路子。记者在陕南采访中,发现有一些政府官员已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开始试着给老百姓指引一条环保的能致富的路子。

  陕南凤县十里店村的坡耕地比较适合种植花椒,当地官员就引导农民种植花椒。他们不仅免费给农民提供花椒种子、技术咨询,而且还帮着农民打开市场、组织花椒协会,把花椒卖到了四川、贵州、山东等地。村支书田和平介绍,2006年全村人均花椒收入达到3200元,而1990年时人均年收入仅为298元。但是这些引民致富的例子在陕南还不是很多。记者发现,陕南县、乡、村的不少官员也不是不想给农民找致富的路子,以取代一些非环保的产业,而是不知道找什么产业才能引民致富。

  位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陕南,生态环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老百姓的经济活动。因此,一些官员、专家建议:目前有两种方法比较可行,一是国家启动大规模的生态补偿机制,如给黄姜加工企业上环保设施一定的经济补贴,或是给水源地群众每年固定的经济补偿;二是由当地官员给老百姓尽快找到一条能致富的路子,关键因素是当地官员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