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美国卡洛特泵阀集团,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专注阀门泵浦研发制造

打造流体控制行业领军品牌

服务咨询热线:

15659450857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泵阀技术

膜分离技术及其在低度白酒除浊的应用进口阀门总代理

  • 发表时间:2020-12-21 07:05:40
  • 来源:
  • 人气: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就提出要积极发展酒精的体积分数为40%以下的低度白酒,但随着酒精度的下降,低度白酒生产中会产生白色浑浊、失光、絮状沉淀等问题。但随着分离膜的诞生,此技术难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


    分离膜是一种特殊的、具有选择性透过功能的薄层物质,它能使流体内的一种或几种物质透过,而其他物质不透过,从而起到浓缩和分离纯化的作用。

1.膜的分类与特征

膜就结构分为对称膜、非对称膜及复合膜;依据其孔径的不同(或称为截留分子量),可将膜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无机膜和有机膜。目前已开发应用的膜分离技术主要有: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电渗析、气体分离等。

2.膜组件应用形式及其主要性能比较

工业上常用的膜组件有管式组件,中空纤维式膜组件,板框式膜组件和卷式膜组件,其性能比较见表2。

3.膜分离技术在低度白酒除浊中的应用

原酒在加浆降度时出现的浑浊主要有以下两种原因:一是3种高沸点溶于醇而不溶于水,性质不稳定的高级脂肪酸乙酯(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在降度过程中溶解度降低析出,产生浑浊;二是杂醇油随酒精度降低,溶解度下降析出,出现浑浊。另外,水质硬度高,金属离子和己酸己酯也能引起降度时白酒的浑浊、失光。要想使酒体清亮,就必须从酒体中把这些高分子拿走。近年来,膜分离技术逐步应用于酿酒行业,特别在低度白酒的除浊应用中,不但能使酒体中混浊的物质去除,还不影响酒的风味,越来越受到各酒厂的重视。

3.1复合微滤膜在低度白酒除浊中的应用

复合微滤膜由纤维、活性炭、硅藻土和成膜剂组成,在微滤膜生产工艺过程中,纤维交织粗细的三维网状结构组成微滤膜的骨架,活性炭硅藻土吸附在纤维上,沉淀在纤维间,整个滤膜充满纵横交错的多分枝小孔道,成膜将纤维与活性炭硅藻土形成的结构进行粘结固定,使其能承受和传滤压力。复合微滤膜过滤低度白酒,在其生产过程中,必须有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保证了复合微滤膜功能吸附是一种深层吸附,每一个大大小小的微孔都在吸附,每一粒酒分子都在被吸附或走其微孔通道经过,这样的运动行程,就完全保证了低度白酒除浊的彻底和完全。2001年,四川全兴股份有限公司的赖登燡等将64度基酒降至28度后用复合微滤膜过滤后,在零下18°冷冻一周不浑浊,有失光,口感柔和,无水味,纯净香甜,各项理化指标也符合产品质量标准。此外,朱剑宏等于2001年应用国内新研制的活性炭复合微滤膜,有效滤除了白酒因降度面产生的白色浑浊物,还能有效去除或减少酒的苦味、辛辣味及杂味,使口感醇和;罗惠波还进行了不同孔径膜过滤比较试验,结果发现低度白酒采用孔径为0.22μm的膜过滤,高度白酒采用孔径为0.45μm的膜过滤,可以增强酒样的抗冷冻性和自然稳定性,并且微量成分损失较少。

3.2超滤膜在低度白酒除浊中的应用

超滤膜无论是板框式还是中空纤维式,其膜的表面都密布着纳米级的微孔,酒液在驱动力的作用下,通过膜的微孔将溶液中的物质进行分级筛选,达到去浊分离的目的,膜超滤过程为动态过程,膜不易被堵塞,可以常年连续使用。早在1995年,孙荣泉就将超滤技术应用于低度白酒的除浊研究,并初步探讨了工艺流程、结构设计、操作参数等对超滤器性能的影响;陆晓峰等2001年采用有效面积达0.64m2的HPM64型板框式超滤膜,选择截留分子量为1万、3万、5万3种规格的超滤膜进行清酒过滤,同时,还进行了影响超滤产量有关因素的筛选试验;朱志玲等采用中空纤维式超滤技术去除了白酒因降度后出现的浑浊、失光现象,并进行了经济效益的分析,表明过滤效果好,运行成本低;史红文等将无机(陶瓷)膜超过滤组件应用于白酒除浊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具有工艺简单、效果好、能耗低等优点,且易于控制膜污染,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邓静等2006年比较了酒类专用炭、玉米淀粉、膜过滤在白酒降度过程中降低浑浊物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酒类专用炭和膜过滤处理白酒效果较好,将两者结合起来用既经济、效果又好,最佳方法是将基础酒降度之前先进行膜过滤,再与用酒类专用炭处理后的基础酒混合,最后通过膜过滤。所得酒液口感协调,能保持原有风格。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膜分离技术在低度白酒除浊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已成为酿酒业中重要的新技术之一,在提高除杂率、保持品质、减低能耗和处理时间、工艺改进等方面已表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应用价值,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虽然目前膜分离技术在酿酒领域上的应用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可供选择的膜材料品种偏少、国内膜过滤系统生产厂家少、膜的污染后的清洗和再生使用技术需进一步提高等,但随着新型膜材料的不断开发,膜制备技术的进步以及对膜分离过程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存在的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